現今之普善寺(吳長錕提供)
現今之普善寺(吳長錕提供)
1987年時之普善寺
1987年時之普善寺

展顏.沙轆社

計文德 / 弘光科技大學通識學院副教授


今臺中市沙鹿區,臺語叫作Soa-lak。但「鹿」不讀成與「鹿港Lok-kang」同音的Lok,而讀成Lak,是緣於沙鹿的舊地名「沙轆」。「沙轆」的由來,因為這裡昔日是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群拍瀑拉族(Papora)「沙轆社」(Salach)部落的所在。西元1650年,荷蘭人〈全臺灣村落戶口表〉記錄Salach住有30戶106人,這是沙轆社最早的文字記錄。

1772年,清代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等官員北巡至沙轆社,社人以歌舞與美食都都(類似麻糬)熱烈招待,官員一行就此南返諸羅縣城(今嘉義市),黃叔璥並將沙轆社喚作「迴馬社」。黃叔璥所著《臺海使槎錄》亦記載明鄭時代,相傳沙轆社原有數百人,後為明鄭部將劉國軒殺戮殆盡,只餘六人潛匿海口。1731年的「大甲西社番變」,沙轆社亦有參與,平定後遭清改名為「遷善社」。隨著乾隆初年漢人為主之「沙轆街」出現,沙轆社相對在生活與經濟方面漸趨弱勢。

日治時代,「沙轆」於1920年更名為「沙鹿」,但臺語讀音未變。沙轆社後裔則組成「遷善南北社祭祀公業」,於每年農曆8月2日舉行祖靈祭典「番仔走躔」活動。

今沙鹿區新生街巷內有座建於1974年的「普善寺」,又名「同興公祖廟」,是沙轆社後裔共有之祖廟。一樓大廳供奉沙轆社公媽神主牌,廟後圓形建築安奉自沙轆社舊居地「番社埔」之祖先骨骸,並立「遷善南北社歷代祖宗靈位」刻石。

族人後裔近年組織「臺中市沙轆社文化促進會」,除舉辦走標路跑活動外,更擴大舉行祖靈祭典。每年之祭典,必備有五份生豬肉、五條有鱗生魚、五塊豆乾、十五個飯糰及米酒等供品,主祭者先後手持一小杯酒、一片魚麟、一小撮米飯,口唸請先祖與祈福之母語,進行祭拜。近年祭典均吸引許多媒體及民眾參與,儀式也加入由文史學者簡史朗老師採編的「頌祖曲」,及族人共跳牽田舞蹈,場面兼具隆重與活潑之氣氛。

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/拍瀑拉文化基地 ; 電話|04-26222596        信箱|gomach436@gmail.com ; 地址|臺中市清水區鰲海路59號
版權所有 2020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