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2022/6/26~2023/4/30》

〈穿越牛罵頭!超時空方舟! 〉

~~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 第4號棟~~

以時代推演而消失的絕種動物擬人化,坐上超時空方舟,穿越時空回到當初的家在此與遊客們相遇,一同追溯時代變遷的過往,探索過去的生活軌跡,述說著環境、生以及歷史脈絡的種種片段;而動物們還有一項對重要的任務是,從未來得知多開發案會造成大肚環頸雉的生態衝擊,希望藉由這次的時空之旅聚大家對於生態意識的關懷。

〈穿越牛罵頭!超時空方舟! 〉海報:以三種具代表性的動物,串起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的三大歷史脈絡,喚醒人們關懷居住地的生態危機。
〈穿越牛罵頭!超時空方舟! 〉海報:以三種具代表性的動物,串起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的三大歷史脈絡,喚醒人們關懷居住地的生態危機。

特展源起


「拍瀑拉文化基地」2022年透過文化部的紓困計畫,以「探尋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的歷史軌跡」為主題,與藝術家合作於園區的第四號棟推出『穿越牛罵頭.超時空方舟』特展,期望透過策展方式將「史前文化」、「清水神社」及「鰲峰山陸軍營社」三個歷史脈絡,以故事的方式串連起來,讓參觀民眾對於園區有基礎的認識及了解後,對於各時期的文化遺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及體驗。

▲ 展出內容 ▼

◆ Ⅰ. 入口意象 〈古〉

■ 作品介紹 ■

  • 藝術家|賴金池
  • 作品名稱|〈古〉
  • 創作年代|2022
  • 媒材尺寸|大肚山紅土、陶土塑形、鵝卵石、鐵結構固定 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共12件、依場地而定)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大型:38x24x10(cm) 共4件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型:33x20x8(cm) 共4件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小型:26x16x6(cm) 共4件
  • 攝影師|李嘉偉


  • 創作概念|

        以模仿 新石器時代的 #出土遺物 為範本做的物件,將其放大並以 #大肚山在地紅土 製作,紅土代表牛罵頭的現在。

        雕塑物上 #淺刻 了藝術家試圖想像如何使用這些出土工具、器具的生活畫面;藝術家表示,我們沒有經歷過這些 #生存方式、 #行為,我們只能透過考古資訊、片段來補足想像,用現在的製作技法來再現那沒發生過的情境。

        製作方式以現在的研磨機具自主地運作,放任線條自由的走向,比擬過去新石器時代人 #製具時 手與材質之間直觀的互動所產生的造型。  


◆ Ⅱ. 戶外裝置藝術 〈超時空系列〉

■ 作品介紹 ■

  • 藝術家|尹子潔
  • 作品名稱|〈超時空系列〉
  • 創作年代|2022
  • 媒材尺寸|複合媒材、木基座固定 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共三件,依場地而定)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超時空環頸雉:30X25X40(cm)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超時空石虎:60X20X30(cm)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超時空獐:90X40X60(cm)
  • 攝影師|李嘉偉 


  • 創作概念|

        對於瀕臨絕種的 #稀有動物 ,我們無從實際去經驗、實體看見,藝術家只能透過網路上的 #資訊 、 #媒體描述、 #單一視角的圖片 去拼湊出動物的模樣。

        而這些時間切片的影像轉化在雕塑的視覺形式上,則是一道道搜集來的 #網路切面資訊 ,每道切面作為一種速度的可見,使雕塑物以靜態之姿乘載著 #數位亂碼 的動態感,科技雜訊般的切割面使雕塑物彷彿卡在時空介面之間。

        藝術家表示上色的方法為參照文字敘述#物種特徵描述 後,以主觀、直覺加以想像,漸層的技法使速度感延續,非再現物種真實性的標本,而是藉由 #接近不觸及 的創作過程,喚起觀者對於物種再認識的可能性。展覽資訊 


◆ Ⅲ. 第4號棟 展覽內容

4號棟展覽空間
4號棟展覽空間

由3種具代表性的動物--史前時代的 #獐 、日本時代的 #石虎 和現在的 #大肚山環頸雉 ,在開場時,口語化的介紹自己的習性、特徵、與人類的關係與面臨什麼樣的危機。

在那個時代的「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」有發生什麼重要的事?什麼樣的人在這裡活動?最後,一起來認識跟這些動物有關的科學或生態專有名詞。


■ 歷史文化特色一:史前文化

  • 物種小百科:喜歡住在水邊的獐(現已滅絕)
  • 共時的生活環境:鰲峰山居住著史前的住民,他們為什麼選擇這個地點呢?這批史前居民留下了什麼,讓我們今日得以知道?
  • 公民科學家小知識:什麼是「碳十四定年」?


■ 歷史文化特色二:清水神社

  • 物種小百科:覓食藏著危險的石虎
  • 共時的生活環境:日本治理時期,神社被建立在當時的「清水街」,而神社有什麼空間設置和格局呢?
  • 公民科學家小知識:什麼是「路殺」?

■ 歷史文化特色三:鰲峰山陸軍營社

  • 物種小百科:族群數量岌岌可危的環頸雉
  • 共時的生活環境:國民政府來臺後,軍方接管了神社,開始建立軍事設施,加上大肚山的開發案,這些對生態有什麼影響?
  • 公民科學家小知識:什麼是「「棲地破碎化」?

◆ Ⅳ. 特展主題曲影片

▲策展團隊▼

▲Harumaki Studio▲

     春捲團隊 

        Harumaki Studio 成立於2020年的春捲團隊,團隊成員匯集了藝術軟硬實力,包含建築、工藝、裝置藝術、影像及繪畫創作者組成。

        主要以多元媒材以及文化推廣角度,團體核心概念以藝術滲透社會之理想,將藝術作為染劑,使民眾慢慢地沉浸在藝術薰陶中,使場域及關係再次展開。

        期許能強化策展計畫、策展實務、舉行連結在地性之活動、工作坊以及動員文化涵養,橫向連結當代視覺藝術的多重脈絡,聚焦於藝術與社會的連結,致力於藝術的生產性並對大眾發聲。 

▲參觀動線▼

地圖右方為園區入口處(即第二鳥居),可依序參觀或直接到第四號棟。
動物圖案即戶外裝置藝術〈超時空系列〉的放置處。

▲主題活動▼

* 「體驗.探索.工作坊」*


  • 史前文化之《在地土-過去式》  (活動策劃中,敬請期待)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運用在地土(紅土)、史前文化的繩紋技法,製作日常物件、花器。  


  • 清水神社之《拉鈴繩-藺草編織》  (活動策劃中,敬請期待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運用大甲藺草製作參拜拉鈴繩吊飾,回應清水神社時代的參拜儀式。


  • 鰲峰山軍營之《牛罵勇士勳章》  (活動策劃中,敬請期待)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開一絹印模板,以軍營之105榴彈砲結合環頸雉徽章設計。


* 「預約導覽」 *


  • 來電預約並填寫表單 (TEL:04-26222596)

▲活動花絮▼

■ 活動記錄 ■

* 2022/8/4 靜宜大學「閱讀書寫暨素養課程研發中心」的劉鎮輝老師帶領5位老師,一起到園區參觀主要展示館舍和4號棟的新特展與沙坑體驗區。

*2022/7/6 協會理事長(同時也是基地主任)蔡佩如老師邀請「靜宜大學通識中心」前來參訪,吳仁彰主任率領工作人員、老師們以及學校幹部主管等人一起到來,也在園區的本ㄧ艸堂餐廳用餐,並且尹子潔老師幫忙做特展內容的解說。

*2022/6/26 策展的春捲團隊完成本次展覽的主題曲影片。

*2022/6/26 策展開幕式,基地邀請策展團隊、學校老師、社區代表人物及相關人士參加。


■ 相關照片 ■

靜宜大學通識中心來訪

導覽一景

展覽開幕式

服務台

開幕日 參與來賓

聽致詞中

開幕日 音樂表演

水清三重奏

4號棟展覽內容

石虎篇

開幕日 報到處

園區志工

▲參觀訊息▼

地點: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 第4號棟

436 台中市清水區鰲海路59號

展期:2022/06/26~2023/04/30

時間:9:00~17:30 (周二~周日)

指導單位 | 文化部

主辦單位 | 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

協辦單位 |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拍瀑拉文化基地、本一艸堂

策展團隊 |  HARUMAKI STUDIO

藝術家 | 尹子潔、賴金池

展覽設計 | 謝旻澔

文宣設計 | 一加侖藝創-董欣宜

特別感謝 | 

林家禾、吳金樹、吳自強、吳長錕、

洪敏瀚、徐子絜、陳茂松、陳芝芬、

黃馨誼、葉倉廣、趙克堅、蔡志忠、

蔡佩如、顏名宏、顧世勇

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/拍瀑拉文化基地 ; 電話|04-26222596        信箱|gomach436@gmail.com ; 地址|臺中市清水區鰲海路59號
版權所有 2020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